文/图 赵云帆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描绘了苔花虽生长在阴暗之处,渺小如米,却依然努力绽放,宛如牡丹般自信地盛开。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困境中凭借国家资助政策顽强求学、绽放光彩的学子们,国家资助政策就如同那穿透阴霾的阳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苔痕:深巷中的倔强微光
母亲病倒了!!!不知道又隔了多长时间,再次见母亲的时候是在重症监护室。只记得是一个放着五六张病床的大房间。母亲的手背上插着留置针管,胶布边缘还粘着碘伏的黄色痕迹。之后再也没见过面了。因为母亲生病的原因,我家欠了很多钱。我父亲也是因为要照顾我,姐姐还在外地上学。因而只能在家里面干一些杂活,挣不到钱,甚至到了交不起姐姐学费的地步。那段日子,我感觉整个家庭都被绝望的阴影笼罩着。未来的路似乎变得无比渺茫,我常常在深夜里暗自落泪,不知道我们家该如何走出这片黑暗的深渊。就在我们几乎要被生活的重担压垮的时候,一丝希望的微光悄然亮起——然后我第一次了解到了学生补助。为保障教育公平,确保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学生都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入学或继续学业的机会。所以政府给我开贫困证明,积极协助我申请各种补助。同时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即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让我顺利地读到了高中。
破土:政策春雨润无声
母亲生病后,父亲更加努力地赚钱。各种各样的工作,就像出租车司机,卖保险,种地,会计。父亲的鞋底永远沾着不同的泥土:早上四点时的玉米和麦子地里的黄土,白天开出租车时蹭上的柏油,傍晚跑保险业务时皮鞋底卡住的碎石子,晚上又拿着账本对帐,电话一个接一个。一整天下来,就像个永动机不知疲惫地工作工作。可我当时还不知父亲的辛苦,每天等着他回来给我做饭。
我上高中时,姐姐也在读研。两个人的学费和生活费如同一座大山压在父亲身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成了我攥在手心的最后一把火种。到了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政策帮助众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减轻了经济负担,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追逐自己的梦想。高中我顺利地获得了助学金,使得父亲的压力减小了一点,同时我也勤俭节约从不乱花钱。班主任也专门关照我,询问我有没有生活上的和学习上的问题都可以给他说。高考后,父亲既兴奋又苦恼。一是因为我成为了准大学生,所以高兴。二是因为学费的问题而苦恼,家里存不住钱,没有足够的钱交学费和学杂费。但是,助学贷款和"绿色通道"政策让我昂首走进大学校园。父亲再也不用深夜为了借钱而叹息。
抽枝:新芽新枝向阳生
沐浴着国家资助政策的阳光,曾经如同苔花般渺小的我,在温暖与希望中开始抽枝发芽,向着阳光奋力生长。国家资助政策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鼓舞,让我有勇气和力量积极投身于各类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蜕变。
在老人关怀志愿活动中,我第一次真切地走进那些孤独的心灵世界。每一次与老人的交谈,都像是在翻阅一本厚重的人生书籍。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关爱他人,懂得了责任与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念在我心中深深扎根。学生会的工作为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积极参与组织各种工作以及活动,从策划方案到协调各方资源,再到活动的顺利开展。看着同学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通过学生会的工作,我学会了团队协作,提升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更明白了奉献的快乐。在努力学习的道路上,我从未有过丝毫懈怠。课堂上,我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国家励志奖学金则为那些家庭经济困难但努力进取的学生提供了精神与物质的双重鼓励;这份荣誉不仅仅是一笔丰厚的奖金,更是对我努力的认可和肯定,它激励着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追求卓越。每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我都会想到国家对我的期望,想到这份资助政策背后的深情厚意。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给予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绽放:万里山河第一春
随着资助政策全面覆盖各个教育阶段,无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以摆脱困境,追逐自己的梦想。如今,这些受助学子已然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新生力量,展现出勃勃生机,让我们看到了政策带来的繁荣景象。现在的我正在努力学习软件工程专业,积极参与各种竞赛和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我希望能够在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不仅能够在技术上有所成就,还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还希望能够回到家乡,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帮助家乡的发展,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总之,我会继续坚守诚信,怀揣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和社会对我的支持。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审:韩冬梅 二审:张晓静 三审:王学伟)